扩大国际“朋友圈”,发挥好中华春节符号的纽带作用

扩大国朋友,发挥好中华春节符号的纽带作用

 

胡彦 常子 赵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止一次地强调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

中华文明历来崇以和邦和而不以和为

20139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丝绸之路经济倡议。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十年来坚定不移秉持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不断推进、一带一建设人类命运共同的重要平台。目前已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一带一合作文件,对进一步推动国际和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235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中亚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中也特别提到办好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这为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基,讲中国故的国际传播带来最大机遇。

当前,三年的疫情影响远未过去,日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呈现世界多极化,而日益严重的环境失衡、气候极端、网络犯罪、恐怖主义等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的严峻挑战正进一步加强。在此大环境下,树立和突出春节文化符号,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重托,同时加强并发挥春节文化符号的纽带作用扩大国朋友,对于铸牢世人类命运共同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认识到春节文化符号缺失的紧迫性

 

2003年,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被印尼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2004年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韩国成功申报端午祭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埃及和韩国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这样令人堪忧的例子还有很多。

中国在近几十年社会剧变中,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社会文化已经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淡化,盲目追求时尚、前卫、个性、不仅成年人对春节渐失热情,很多孩子对春节也没有明确概念。传统节日文化遭遇冷落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的发展,交通便利、快捷的运输、高速的信息网络等都在无时无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挖掘和研究,缺少继承传承与发展的精神。三是是不断加深的现代化进程,颠覆和重塑了原有的知识结构、风俗习惯、生产和生活方式。四是西方节日文化的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一些洋节简明快捷,更易被接受。五是各种媒介、商家因利益原因,对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的舆论引导铺天盖地。六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以中国农历或节气时间为准,令绝大部分人很难准确知道传统节日的在公历中的日期。

而西方国家凭借在全球主流媒体中占据的主导地位,掌控着世界文化传播主渠道,使全球在本质上呈西方文明世界。各种打上先进、潮流等标签的西式文化产品广泛传播,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非西方世界的驯化和霸凌。

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清晰认识,春节的文化产品不够丰富、影响力较弱,离成为世界性节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一,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热爱祖国就应该传承祖国的文化、保护文化的精髓。第二,不排斥外来文化,但是要分清主次,相互借鉴。要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第三,在交流中要大力发扬民族文化,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保持民族文化的承继和独立。

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对文化符号、载体、仪式的重视,离不开国家宏观层面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干预,更需要各类媒体、学者、商家、民俗学家、艺术家、文化工作者等共同参与。更重要的是,在倡导建人类命运共同的当代中国,春节文化符号的弘扬和构建要具有国际意识,充分考虑周边各国与世界各国的春节文化特色,寻找共同点。值得庆幸的是2014年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和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策划组织的凝聚全球华人的文化工程春节符全球征集活在全2万余件投稿作品中,评选出了中华春节符号。进2022年,经过再一次广泛征集活动评选出中华春节符号的小福又也闪亮登场,和笑容可掬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冬季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以及大红灯笼、春联福字、剪纸年画、中国结等场景装饰物品一起。

在全球化时代,如何推动春节文化走出去,应该成为当下中国人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怎样去唤醒大家心中对春节情感的寄托,用一种符合现代趋势的形式和载体再次阐述关于传统春节的意义,势在必行。

 

树立春节文化符号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要独立,必须政治独立、经济上独立,思想文化更要独立。如果丧失文化的民族特色,只能是变成别人的附庸。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从局部范畴说,每个国家都由不同的民族组成,各民族间经济和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色。从全局范畴看,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只有尊重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才能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很广,最具普世认同感的当属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写福字,剪窗花等等,经过几千年的传承被赋予了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文化内涵,进而汇聚成了中华民族春节文化符号群的特征,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和共有的文化记忆。

中国14亿人口,截20196月,海外华人总数大5500万人。将春节符号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特别是在异国他乡一到春节期间就会想起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对维系国家统一与各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001年,国家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春节也被国务院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01410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以洋为以洋为唯洋是,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去思想去价值去历史去中国去主流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原主任李汉秋认为,我们有着这么灿烂的文明,这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华民族复兴必须有中华文化的复兴,没有文化的复兴,没有精神的复兴,中国人就没有骨气底气,就挺不起胸膛,又何谈复兴。

 

传播春节文化符号在国际上的必要性

 

当下一带一丝绸之全新的时代内涵:让更多国家搭中国发展快,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精神力量的作用愈加凸显。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观念世界人类命运共同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发展愿望,弘扬春节文化符号,要强化并发挥自信作用,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

春节经过千年的历史嬗变,尽管各种风俗习惯有所变化,但其所凝聚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核早已融贯于每个中国人的精神之中。即使人们在门前贴的小小春联,在祈盼家庭兴旺的同时,也祝愿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庆善观点鲜明我们搞春节符号,不必给它赋予一些新的理论性的东西,给它赋予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吉祥、幸福、对祖先的敬仰、对后代的期望、对生活的向往,这些就够了

对此,春节文化符号保护与传承谨记五点。第一,春节文化的保护要从春节文化符号的保护开始,而文化符号的保护又必须建筑在对文化符号的释读和理解之上。第二,春节文化符号是维系春节传统的重要纽结,保护春节文化就要传承其文化符号系统,并不断发掘其特色元素,以维护民族的历史传统,找到创新发展的基础。第三,春节文化符号的传承并非一味守旧,也并非全盘保留,而要加强研究,合理应用,使传承的过程在满足民众节日需求同时,让民族家园的守望意识得到提升。第四离不开对传统符号的历史了解,符号本身可以消失和新生,但对其内涵的正确释读和深刻领悟却不可有所忽略。凝聚着中国元素的春节文化符号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归属于世界文化宝库。第五,符号是文化标志,也是民族情感与心理的凝结,其存在有时间的与空间的条件,更有民族的认同和需要。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人类命运共同作出积极贡

春节文化符号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以技术赋能发展、以人文关怀、世界眼光提升国际传播能力。首先,要了解、熟悉国际传播的规律、洞悉不同地区的话语特色,深谙现代媒体的传播技巧,既要讲好中国故事要介绍独有经验,也要寻找中国故事与其他国家故事的共同点。其次,要注重实现与世界。对内传播也会有对外传播的影响,但不能以对内传播的思路来进行国际传播。当今世界尤其要重视不同社会群体的话语影响。中国国际传播也要注重借助社会组织拓展话语推广能力,讲好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作用。三是要了解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抓住大数据、社交媒体、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国际传播带来的新机遇,采用多种传播形式,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融媒体传播矩阵。最后,应该增强讲好中国故重要性的认识,总结国际传播的经验与不足,切实提高国际传播的效果,使国际传播成为提升中国好感度、美誉度、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胡彦/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宣传部融媒体中心主任;常子/澳门《新时机》常务副总编辑;赵/广东经贸文化促进会会长)

2023527

首页    主题园区    扩大国际“朋友圈”,发挥好中华春节符号的纽带作用
发布时间:2023-07-29 16:25